查看原文
其他

“诗和远方”在哪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从“心”开始

2017-03-28 文化产业评论

文化产业评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点标题查看),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文化部等三部委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点标题查看)。

 

作者:王军,四川省乐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今天,当我们拿着手机刷微信、看韩剧、逛知乎,接受各种APP推送的娱乐消息,在火线王者上称王称霸……面对城市的喧嚣、信息的纷扰和名利的诱惑,追求“诗和远方”成了触及我们心灵深处的渴望。

 

那么,“诗和远方”在哪里呢?很多人不知所然。我想她不应该是“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那般单纯。下面,让我们打开心扉一起去探寻吧!

 

她蕴藏在厚重的历史中

 

所谓“诗”应该是心灵的最深处的声音,“远方”则是精神家园的高度和深度。

宁静致远,传递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品格。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尽管饱受风雨沧桑,至今仍能弦诵不绝,折射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同样,包括诗歌在内、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她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他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

 

古人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诗和远方”就在我们身边,就蕴藏在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中。当如今,当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变为可能,读万卷书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曾经的“书房”变成“电脑室”,当手中的书卷变成手机……“诗和远方”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

 

文化典籍、文学经典是传统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的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过书籍的功能:“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你还在为寻找“诗和远方”而不知所措吗?别再犹豫,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徜徉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长河中,快意吟诗,豪情远行吧……

 

她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

 

诗和远方”所对应是人的精神渴望,折射的则是人的文化需求。同样,文化永远都是对应人的心灵的,对应人的精神世界的,是每一个人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皈依,也是建构人生终极关怀的重要价值资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出自周文王姬昌所著的《周易》中经典警句。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人格风范,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表现,纵贯整个民族发展的历史,彰显出中华文化深厚的价值内涵。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的一段话,她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回,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厚德载物”则表现了中华民族宽厚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怀和气势,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有为、不断进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则引导人们明白,一个人心绪不安静下来就不能提高思想觉悟,不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就不能提高道德情操。与当前拜金主义、利欲主义是成鲜明对比的。

 

这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文化气质,经过长期积淀和传承,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精神元素和因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上,本质上就是现代中国人建构心灵家园,丰富人生价值与意义,也是中华民族迈向高度文明的意志展现,表现出了全体中华儿女执着追求崇高的文化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精神风范。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风景名胜美不胜收,五千年文明发展积累的人文遗存蔚为大观,地下文物与地面胜迹互为佐证,民间传说与典籍史册交相辉映,360万多平方公里的“雄鸡”版图简直就是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处处闪烁着中华文化斑斓色彩。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些星罗棋布的文化胜迹和历史遗存,不正是我们探寻“诗和远方”的“路线图”吗?!别再犹豫,让我们收拾行囊,一起去开启那一扇扇通向心灵的大门吧……

 

她栖居在幸福的田野上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暖花开的季节,随着乡村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一些别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体验式活动,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体验农耕文化,享受自然风光,这些富含“乡愁”的元素,引起人们太多的美好回忆,让人心情澎湃荡漾。

 

关于“乡愁”一词,没有查到出处,它多出现在离乡游子的思绪里,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句中。最有名的恐怕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它激起无数海外游子的思乡爱国之情。其实,“乡愁”是一种复杂的感情。直白的说,乡愁就是人的一种恋旧的文化情结,她是一首奇丽的小诗,她是一种渴望和向往,她是情感的寄托和对根的留恋。

 

留住乡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守住文化,守住我们灵魂的寄托,守住精神的家园。不是吗?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我们成长时见怪不怪,长大后却十分依恋的东西。有的是固态的、物质的,有的可能是非物质的。这些要素都构成了一种文化意象。

 

我国数千年孕育的农耕文明,是亿万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孕育中华文明的基础,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每当我们远行漂泊回到故乡,那一幕幕农耕文明、民俗文化、民居宅院……让人久久不能释怀,那种特殊的味道远远胜过所有的“诗和远方”。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边界日渐模糊化,农村土地日趋减少。面对严峻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尽可能地完整地保护原来的风貌,“留得住乡愁”,使其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位置,居于景点和居住地之间,让更多的人,重新找到乡愁的味道。

 

什么是“乡愁”,古村古树古建筑是乡愁,好山好水的美丽生态是乡愁,独具地域特色的民居民宅是乡愁,传统的农耕文化和风土人情也是乡愁。所以,无论是城镇化建设,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都要留住我们生活的“根”,留住了生活的“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乡愁”;守住了乡愁,也就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诗和远方”在哪里?其实,她就栖居在美丽的田野上,栖居在袅袅的炊烟中,栖居在浓浓的乡愁里……别再犹豫,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吧!!

 

求才若渴,欢迎加入我们,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